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汾河源头导游词

汾河源头导游词

来源:乌哈旅游

  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北1公里的楼子山下,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由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组成,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和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汾源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

  这个汉白玉龙口就是千里汾河的出水口,汾河从这里开始“薄一溪灌注千里”,养育了五千年的三晋文明和两千万山西人民。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前几年包括《参考消息》在内的国内众多媒体报道过的“汾源断流”事件。虽然说宁武县为解决用水困难而引汾源水入县城是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谁又能否认,森林资源的大肆砍伐、矿产资源的无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才是更直接的原因呢?森林是座天然固体大水库,砍伐森林便等同于毁坝放水,而开采煤炭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每采1吨煤就要损失2.5吨地下水,山西每年因采煤流失的地下水是12亿立方米,正好相当于万家寨引黄工程一年的引水总量。要知道,50年代的时候汾河源附近还是水泽遍布,九眼泉水从楼子山下日夜不息喷涌而出,号称“九龙会饮”,当时管涔山上砍下来的木材可以通过汾河水直下太原,号称“万木下汾河”。80年代的时候,汾源的出水量还可以达到0.4立方米/秒,这里还是一片名叫水草滩的宝贵湿地。

  而现在,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正在一步步向季节河退化,干流的年径流量在黄河各大支流中的排位已经从第2位退居到了第7位。“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我们是该认真反省反省了。母亲河繁衍了我们、哺育了我们,五千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滋养我们,而不孝儿孙们却肆无忌惮的蹂躏它、欲壑难填的盘剥它……。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前些年,一位中国台湾老学者应邀到山西考察讲学,一进山西,老人第一个心愿就是看看汾河,看看汉武帝泛过楼船的汾河,看看“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对衡门忆浣纱”的汾河。然而,站在污水横流、满目疮痍的汾水之滨,老人默然无语、迎风洒泪,随行的山西人满面羞愧、无言以对。是呵!母亲河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作为子孙的我们真是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人。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已经势在必行,让母亲河碧水长流,让三晋大地青山常在,让我们每一个山西人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项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中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