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骑着破三轮去“赶集”
骑着破三轮去“赶集”
在我们老家,唯一不变的是“赶集”。为什么叫他“赶集”呢?请看下文。
“超超诶,超超!”刚做梦做到最美的部分就被打破了,可一想起要去“赶集”就马上爬起,二话不说,一边跑一边穿衣服。我骑上了奶奶的三轮车,这时天还很黑,载着奶奶和菜,向镇上飞奔而去,可这不给力的三轮车,链条骑了又掉,掉了又装,又骑。
破晓,我们终于到了。我们看到的第一眼是扫兴的,摊位大多数被占据。但,让人欣慰的是我有一位认识的外婆,每天都在卖,他让出了一点空位,让我们摆摊。摆摊的几乎是中老年人奶奶卖的是毛豆,和笋干。可我看看人家,好几家是卖毛豆的。
天亮了起来,人群多了起来。一位阿姨走上前来问,毛豆肉几元一斤?六元,奶奶说,来两斤不?阿姨想了想回答说,雪菜炒毛豆挺好的,来几斤吧!说着买了几斤。
一位外婆走上前来,看看毛豆肉,全买下了。他说等一下再来付钱。这时我肚子也饿了去买了点早饭。回来时毛豆角又卖掉了许多。可是那位外婆还没来付钱,奶奶着急了,就去找那位外婆。我想:那位外婆会不会是骗子,是骗子的话,那可就糟了!过了许久奶奶和那外婆回来了,奶奶使劲的翻钱包拿出了80元,我明白了,外婆是怕奶奶找不开钱,所以到别处去找了。这和《百万英磅》中的《金钱的魔力》一样。早饭时间已过了,人渐渐少起来,我们见几家摊铺收摊了,我们也收摊了。
今天挣了30多元,我们的三轮车换了根链条,25元没了,辛辛苦苦挣的汗血钱就所剩无几了!
第二天我依然去买了。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