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爆满!“根本挤不进去”!广东这些地方到底有多火爆?

爆满!“根本挤不进去”!广东这些地方到底有多火爆?

2025-02-05 来源:乌哈旅游

随着春节假期逐渐收尾

全国各地迎来了返程高峰

春节来广东旅游的游客们

也纷纷“满载而归”

他们不仅在广东“进货”粤味特产

还领略了广东各地

年味满满的新春活动

春节期间

广东各地开启“人山人海模式

精彩纷呈的非遗体验

年味“爆棚”的民俗活动……

让人流连忘返

一起来看下吧

“到广东过大年”爆火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粤东小城揭阳依然人流如织。“之前只知道汕头和潮州,没想到揭阳也很好玩。”正月初六,来自陕西的游客王先生正与家人一起在揭阳古城参观游览,对当地的非遗文创品与美食印象深刻。

春节期间,揭阳学宫广场周边游人如织。

春节期间,全省21个城市上演丰富多样的非遗活动,各地市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出系列文旅产品,吸引八方来客。

据广东省文旅厅初步测算,2025年2月3日(大年初六),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15.4万人次,较去年假期第七日同比增长5.9%(以下均按此可比口径进行同比);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63.0万人次,同比增长5.8%;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7.5万人次,同比增长6.1%;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39.1万人次,同比增长7.6%;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17.2万人次,同比增长6.4%。

非遗体验吸引客流如潮

正月初二至初七,到访揭阳古城的游客,每天都能与英歌舞、狮舞、舞龙等文化非遗民俗巡游活动不期而遇。初步统计,揭阳古城每天都会迎来十几万人次规模的客流。从中山路到思贤路,从城隍庙到进贤门,美味的南门蚝烙、肉丸,精彩的非遗技艺,丰富的文化表演,摩肩接踵的游客,都让揭阳这座潮汕地区的老城焕发着生机。

东莞在春节期间也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可园、黄旗山公园、南社古村落等景点人头涌动。年初二,东莞可园博物馆举行“巳蛇献瑞·粤韵风华——粤剧小曲展演”。游客沿湖而坐,欣赏《彩凤丹青》《荔枝颂》等经典节目,既有漫步回廊、流连古亭上充满传统韵味的粤剧表演,也有游船湖面、涟漪轻泛的小曲演唱。粤韵悠扬伴着园林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肇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迎接八方来客。大年初一,“府城行大运,龙狮大巡游”民俗活动在府城遗址公园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广宁举办百头龙狮闹新春巡游活动,68支巡游队伍、共130多头龙狮和身穿节日盛装的1300多名队员参与活动,从广宁县城市中心广场出发,全程约2.3公里,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沿途吸引超5万名民众共庆新春。

府城龙狮大巡游。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春林 摄

广宁百头龙狮闹新春巡游。江先梅 摄

正月初二至初六,“广东老字号”中国大酒店化身为传统文化体验乐园,为游客们带来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包括“盆满钵满·金币滚滚”的金币画框、“璀璨螺钿·锦绣迎春”的非遗螺钿胸针,还有手写挥春和新春明信片盖章活动等。

民俗节庆活动年味十足

据省文旅厅消息,广东各地围绕春节申遗成功和“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活动,推出了文化市集、演出、展览、非遗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节日文旅消费选择。

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以盛大主题灯会和非遗展示,每日吸引近3万人次游客入园“睇”灯,带动南沙及周边的酒店、餐饮和景区游客大幅增长。

佛山祖庙游客量连创历史新高,南风古灶一天接待超万人次。南风古灶龙窑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外地游客亲身体验石湾独特的巡游、“添柴加薪”等活动。大年初三,不少人来到芦苞胥江祖庙游玩,敲钟、举风车......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东省汕头、潮州等年味目的地搜索热度涨幅明显。汕头小公园举办的新春文化庙会涵盖非遗手作互动、新春游园、年货大集、民俗巡游、戏台有约、小元宵灯会等活动,深受游客青睐。茂名各地特色年例陆续启动,融入粤西木偶、古法照明火把、南派醒狮、北派舞龙、粤剧等元素,吸引众多省内外朋友参加体验。

年例美食。图源:读者@ 无所谓 ʚɞ

外地游客除了看英歌舞,同样喜爱红桃粿制作技艺等潮汕非遗项目。据潮州当地一些酒店透露,消费者正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向深度旅游,有的酒店推出“住宿+红桃粿非遗体验”套餐,高峰时一天有上百位客人体验该项目。

“粿中之王”红桃粿。图源:南方日报

挖掘非遗将掀起新消费

从英歌舞、簪花热、非遗春节,再到李子柒的漆扇制作视频,去年底以来,非遗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吸引年轻人关注的目光,晋升为商家们的“新宠”元素,推动春节文旅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的火热。

湛江吴川飘色以"高、精、险、奇"闻名遐迩。图:吴川发布

目前,抖音平台上的#非遗#话题累计播放量超317亿次。其中,#非遗美食#的话题播放量也已达到31.4亿次,话题仍在不断升温。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陈明教授指出,从“国潮风”到“新中式”,再到如今的非遗文化,都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而与前两者不同,非遗并非是一种表面的文化潮流,它历经多年的传承和渗透,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情结,并且与人们的生活高度融合在一起,以至于不经提起,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广泛享受着非遗带来的益处,比如他们喜欢的螺蛳粉和汉服刺绣工艺。如果能借助媒体和商家的特意宣传,并对其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无疑将掀起新的一轮非遗消费热潮。

广州越秀公园汉服巡游活动。图:广州市越秀公园

陈明还谈到,站在市场角度看,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符合和现象一样,非遗首先必须依托一种为现代人群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才能得以广泛地传播。春节作为一种节日非遗,其本身就是一种很好文化产品的载体。其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非遗与载体之间应该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比如潮汕英歌舞与“中华战舞”、广绣与粤剧服饰、雕版印刷技艺与现代插画等。

佛山木版年画。图:南方农村报

此外,非遗作为一种传统技艺,除了借助产品作为传播载体外,还需要通过品牌化的方式成为一种消费偏好从而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消费现象而为大众所关注,比如潮汕牛肉丸非遗制作技艺与老字号品牌就组成经典搭配,成为广东非遗的传播使者。

#今日话题#

今年春节你参与过哪些广东特色民俗活动?

有哪些好玩又好吃的好去处?

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广东共青团综合整理自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广州市越秀公园、揭阳日报、东莞文旅、多彩肇庆、南方农村报、国家地理中文网等

编辑:bubble

显示全文